作为拥有至少五千年文明传承的我们,谈起营商,我们不能不提约公元前1600年由汤设立的商朝及其前身——商部落。这也是我们这个文明,也就是华夏文明,为什么把这类活动称之为“商”的原因。
商部落,或是商朝,是重商的;而自西周后,应该是开启了重农抑商的历史,一直贯穿着我们的文明史,甚至是现在,也是对“商”有着浓重的鄙视之风。
当然,“鄙视”,和无原则的“膜拜”,以及“随风飘荡”的情况,这种矛盾或是不正常多元化现象的存在,构成了我们对待营商活动的多样化的理念和思维。
改革开放已经四十多年了,在多元思维的碰撞下,不管是健康的,还是不健康的,现在,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大一统的时期,主流思想,主流思维,该产生了。
不管是人类命运共同体,还是一带一路,在我们华夏复兴的进程中,我们必然会面对成为规则的制定者,同时,我们也更应该是规则的模范遵守者。
不管是国际大市场,还是区域大市场,还是国内统一大市场,经济的发展,都离不开市场,也不可能全部由国家资本来面对这些市场。
资本,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东西;民间资本,也是如此。就像枪炮一样,看用在谁手里。
所以,建立健康的营商思维,打造健康的营商文化,来引导所有的资本,健康发展,才是硬道理。